幸虧多年前在台股生技看過各種奇譚,也曾經吃過虧;後來幾年認識海內外藥廠人士,幾乎沒有一個推薦買自家股票,可能也是因為看多了。新藥類股票的走勢和比較多人熟悉的電子股是兩回事,包含對於題材、研發進程和銷售的股價反應都常常有所不同。
輝瑞和 BioNTech 的九成防禦疫苗,意指打完兩劑之後七天,比起沒有接種疫苗的人防禦力高了 90%。目前還沒有更多日以後的數據,要等進行中的研究持續走下去才知道數周、或數月之後防禦效果如何。但這樣的消息對於市場無疑是好事情,隨後還有 Moderna 11 月的結果,大戰肺炎的工具只會越來越多。如果拿瘟疫公司這款遊戲的發展來說,現在這款病毒已經差不多涼了。
不過當然也是有像 Pershing Square Bill Ackman 這樣的人,覺得這陣子市場有機會殺一發趕進進去布局對沖,理由是許多人看到肺炎解方的突破,會就此忘記病毒的威脅,所以市場有摜殺的可能。他上一次賭對,這一次我也很好奇會認真觀察。
輝瑞 PFE 的消息一出,就是短線股價的最高點;無獨有偶,吉利德 GILD 推出瑞德西韋後股價至今下滑 20%,而 Moderna 現在衝衝衝,後來會怎樣也沒人知道。昨天新聞說 SEC 資料顯示輝瑞老闆 Albert Bourla 賣掉 61% 的持股,我覺得這不代表他不看好這劑疫苗或公司前景。他是在 8 月就透過 10b5-1 申請賣股,這條就是為了避免被指控內線交易而設計,交易日期和賣出數量等都要提前登記,且經手方不可以過手重大非公開訊息。
我個人覺得這和 Bezos 每年賣股去養 Blue Origin 是差不多的意思,就是領錢出來花而已,身為公司高層還是會有源源不絕的股票。這下殺多半就只是生技類股尿性而已,但中長線也未必會很糟。比方說 MRNA 的股票在一樣傳出高層賣股等理由下跌後,現在也是默默爬回去了。
結論,醫藥類股配重不要太多,除非你真的很懂玩。